因為懷疑子女非親生,不想幫人養「便宜仔」,電視劇中的古人會滴血認親,現在會偷偷剪下寶寶幾根頭髮、用過的紙巾去驗 DNA?可是,電視劇歸電視劇,現實歸現實 ─ 基因親子鑑定的用途及檢測方法,又怎會如此兒戲?以下是幾個關於親子鑑定的 常見迷思,讓我們「fact check」一下。
迷思一:幾條頭髮就驗到基因?
要知道怎樣才驗到基因,首先知道基因在何處找到。我們常聽到的「DNA」,是一種分子,決定了我們如何發育及維持生命機能,人體內所有細胞的細胞核(精子和卵子除外)都有 46 條染色體,便是由 DNA 組成,而帶有遺傳自父母的 DNA 片段,就稱作「基因」(gene)。基因隱藏的訊息,決定我們可能眼睛像母親、鼻子像父親之類個體表現特徵的分別。我們一般需要至少 10 條連毛囊的頭髮,才可保證有足夠的細胞組織數量,以進行檢測。隨意剪下的頭髮,因為缺少了毛囊細胞組織,在檢測中都用不著。驗頭髮、指 甲,甚至一些日常用品上的「殘存」基因,如用過的水杯、煙頭上的口水等都不是「正式」的檢測樣本有機會影響測試結果。
迷思二:驗血比驗口水準確?
我們患病或做恆常身體檢查,都可能會驗血,因血液中載有我們的健康資訊。就親子鑑定而言,一般提及驗口水其實是沾取口腔細胞化驗,口腔細胞比血液樣本更為準確,因為如果我們曾經接受輸血或器官移植的話,血液中會帶有別人的遺傳基因,影響測試準確度。如撇除了這因素,口腔細胞和血液都屬一樣準確的標準檢測樣本,只須2毫升血液就足夠測試所用。
口腔細胞看似容易採集,不就是用棉花棒在口中刮幾下嗎?採集樣本的過程建議由專業人士代勞,因為過程中有否佩戴手套、環境是否清潔、甚至是否進食後才取樣本,都會影響準確度。
迷思三:驗基因只為知道BB的爸爸是誰?
因為覺得子女長得不像自己,而做親子鑑定的例子,間中在新聞都有報道,但這些個案畢竟不是多數,更多是為了法律需要,如為子女申請身份證明文件、移民、公營房屋轉讓、爭取撫養權、爭產案等。除了親子鑑定外,也有人會做跨代的親子或親屬鑑定,如爺孫、叔侄關係的,但準確度會受血緣關係的親疏影響。親子鑑定測試一般法律用途及非法律用途,如您有做親子或親屬鑑定的需要,歡迎與我們豐富經驗的專業團隊聯絡!
Reference
1. 遺傳學入門
http://www.childhealthhongkong.com/3i3g.htm
2. Challenges in DNA Testing and Forensic Analysis of Hair Samples
https://www.forensicmag.com/article/2013/04/challenges-dna-testing-and-forensic-analysis-hair-samples
3. U.S.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, Genetics Home Reference: What is a gene?
https://ghr.nlm.nih.gov/primer/basics/gene
4. 基因工程
https://www.eduhk.hk/biotech/chi/classrm/class_gene1.html